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 规划计划 - 365bet备用网址欢迎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铜川市人民政府

 索 引 号:xxgkml-0121-2017-11513  发布时间:2017-03-15 15:11:10  主题分类: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 键 字: 工作报告 政府  
 名  称: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7-03-15 15:11:10  来源: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浏览次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7年1月8日在铜川市印台区第十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亚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我们围绕转型发展,上下一心,奋力攻坚,努力为突破发展积蓄势能

  过去的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苦干实干,顺利完成了区九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突破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7%,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22%,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8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4.97%,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57%,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14%和13.1%,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稳中有进;全省县域经济考核实现进位。第三产业占比有所提升,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转型升级,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煤炭去产能75万吨,洗煤能力达到630万吨。接续产业培育取得新突破,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陆续并网发电,紫砂产业发展初显成效。培育规上企业27家。顺金、陈陶园区被认定为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和集中区,以煤炭、陶瓷、新能源、加工制造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全区工业转型迈出了坚实步伐。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提质增效,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周陵园区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区建成各级农业园区12个,2016年实现产值7.88亿元。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增强,果业综合效益连年攀升,果农人均苹果纯收入连续四年超过万元,荣获“全国现代苹果产业30强县”称号;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被评为“全国果菜优质农产品十强区”。自主选育的铜麦6号创全省旱地小麦单产最高纪录。19个技术成果和名优产品荣获后稷奖。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旅游带动,第三产业活力迸发。坚持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景区品牌效应初步彰显。陈炉古镇创建为国家AAA级景区,被列为全省文化旅游名镇;金锁石林地质文化体验游、305东线休闲观光游已成为印台乡村旅游的靓丽名片;王石凹工业遗址项目被列入国家PPP项目库。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九州龙苹果、春蕾鸡蛋、润民达康“放心肉”等品牌效应不断扩大,21个品牌荣获省级著名商标;川北果蔬批发市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周陵电子商务平台建成投用,发展电商50余户,培育限上企业16家,被评为全省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先进单位。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城乡统筹,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姜女祠文化公园、景观道路、区体育场和印台中学的建设,为北城聚集了人气、带来了商机;27个棚改项目、9个片区保障房的实施和同官古城改造工程的启动,使老城增添了色彩、焕发了生机。荣获全省保障房建设“十佳县”。陈炉镇跻身全国重点镇行列,广阳镇、陈炉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红土镇被列为省上跟踪指导考核市级重点镇。创建市级美丽乡村14个,农村的乡韵乡愁越来越浓 。实现建成区燃煤锅炉全部清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四年位居全市前列。扎实推进四城联创,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绿化模范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绿化模范县区。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投资拉动,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招商引资势头迅猛,签约招商项目92个,涉及资金233亿元,实际利用市域外到位资金88亿元,年均增长36.48%,增速位居全省之首。项目带动作用明显,先后争取政府投资项目663个,涉及资金16.42亿元。先后实施市区级重点项目146个,总投资57.85亿元,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产业类项目建成投产,为全区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改善民生,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实施了脱贫攻坚系列工程,21个村脱贫摘帽,2257户7308人稳定脱贫。城乡医保、低保等全面扩面提标。区老年养护院开工建设,一批农村幸福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投用。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创建扎实推进,公办幼儿园实现镇(街道)全覆盖;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百姓大舞台”成为特色品牌,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区。平安建设不断深化,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信访“三无”区县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改革创新,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全面贯彻中省市各项改革部署,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持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精简,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为全市提供了成熟经验,被列为全省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区。创新社会领域改革,建成了区、镇、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区镇医疗服务一体化等工作成效明显。

  同时,审计、统计、气象、粮食、供销、税务、档案、残联、消防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效。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过程充满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拼搏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关心支持印台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来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

  立足区情实际,探索转型路径,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歇。转型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五年来,我们从印台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出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切合印台实际、具有印台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努力在外部形势发展变化、周边区县竞相发展的大趋势中沉着应对、脱颖而出。

  实施项目带动,壮大发展支撑,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五年来,我们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相继引进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好经验,全区上下形成了大干快上争项目、引项目、建项目的浓厚氛围。我们要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将实现追赶超越目标落实到更多更好更大的项目上,为印台转型发展积蓄强大势能。

  锐意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任何时候都不能止步。改革创新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五年来,面对印台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不优等问题,我们坚持以改革创新破题,对内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对外加强与大企业和高等院校的对接联系,努力克服资金、技术等瓶颈制约,加快了区域转型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将改革创新引向深入,向创新要动力、要潜力、要发展空间,不断为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坚持民生为本,增进百姓福祉,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五年来,我们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追求,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坚持两个80%不动摇,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出行、住房、安全饮水等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赢得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支持。我们要坚持民生为本,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让印台老百姓的日子一年过得更比一年好。

  弘扬秀明精神,团结苦干实干,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郭秀明精神是激励我们苦干实干的宝贵精神财富。五年来,我们始终把郭秀明精神作为一面旗帜,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深学、细照、笃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各级干部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的劲头更加充足。我们要在转型发展、追赶超越的主战场上,大力弘扬郭秀明精神,不断从中汲取战胜困难、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以更加务实担当的作风推动区域经济转型突破发展。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传统产业提升较慢,接续产业发展不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重道远;经济总量偏小,骨干财源匮乏,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争资立项工作进展不平衡,项目投资拉动作用不明显;民生保障任务繁重,环境改善、生态建设与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等等。这些,都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能力,考验着我们的勇气和担当,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加以解决,用心、用情、用力做得更好。

  二、未来五年:我们围绕追赶超越,系统谋划,干在实处,全力为转型发展不懈奋斗

  未来五年,我们要把追赶超越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全力破解各类难题,在转型发展的轨道上奋力前行,确保按期完成转型任务、全面实现追赶超越。

  按照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定位,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聚焦“五个扎实”要求,围绕“追赶超越、转型突破”主题,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果业立区、文化兴区”三大战略,聚力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脱贫攻坚”三大战役,全力打造“一心一带四园四区”十大板块,努力将印台建设成为工业转型创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文化旅游特色区。

  围绕这一发展思路,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2%左右,努力实现“两突破两追赶,三超越五领先”追赶超越目标。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工业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农业经济走在全市前列,文化旅游和商贸服务业成为新的增长点,新型城镇化迈出坚实步伐,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同步够格全面实现小康目标。

  ——加快系统深度转型,在扎实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上追赶超越。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精准发力补齐短板,提神来劲追赶超越,聚力在工业转型升级、扩规增量上多做好文章。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有序推进煤炭去产能的同时,按照园区承载、产业聚集、规模发展的思路,发展壮大接续产业,努力形成陶瓷、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开发四大产业集群。按照区域功能定位,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三里洞花园、南关新桥、北关老街、北城区四个商业片区。

  ——发挥园区引领作用,在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上追赶超越。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努力使园区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农业的龙头地位更加牢固。以园区为载体,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果业、畜牧业、设施蔬菜、中药材、干杂果、农产品加工六大板块,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植树造林、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工程,努力打造“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以产业扶贫和移民搬迁为重点,全面实施“六大脱贫工程”,确保按期实现脱贫摘帽。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在扎实推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上追赶超越。突出文化旅游,放大品牌效应,全面彰显人文印台“软实力”。依托区域文化资源,加强与大集团、大企业合作,加快陈炉古镇旅游区、金锁关风景观光区、东部民俗休闲区、工业遗址体验区建设,不断提升四大景区的产业聚集度和带动力。深入挖掘和整合古同官文化、孟姜女文化、陶瓷文化、工业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努力构建文化旅游全域融合大格局。

  ——充分释放发展红利,在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追赶超越。坚持民生为本,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刷新“民生高地”的惠民高度,切实让老百姓过上更有保障、更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以提标扩面为重点,完善医保、低保、就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切实让群众在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加快推进城市、小城镇、美丽乡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本实现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扎实推进平安印台建设,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整治,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2017年:我们围绕稳中求进,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全力为转型发展开启新局

  2017年是我区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轮追赶超越的起步之年。新的一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

  围绕既定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㈠强化招引,大干快上,聚力抓好项目

  印台发展,招商是引擎,项目是龙头,只有坚持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战役,持续用力招大引强,才能实现追赶超越、加快系统深度转型。

  坚持招商引资不放松。以“一心一带四园四区”为承载,以延伸产业链为重点,策划和论证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借鉴渭南、韩城等地招商引资先进经验,制定优惠政策,强化宣传推介,夯实工作责任,完善考核机制,努力形成全域招商、全员招商、全面招商的浓厚氛围。立足印台资源优势,在广东佛山、山东淄博等地开展驻地招商活动,努力在陶瓷建材项目的引进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抢抓上海、昆山等地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开展叩门、定点等招商活动,争取引进装备制造、铝型材加工等项目。力争全年签约投资2亿元以上的项目不少于5个,实际利用市域外资金26.5亿元以上。

  坚持项目建设不动摇。准确把握中省政策导向,深入推进项目“储备库、预备库、建设库”三库联建,健全项目有序入库、滚动发展、快速推进的长效机制,力争全年完成政策性投资4亿元以上。实施“追赶超越投资计划”,坚持开展项目观摩活动,狠抓83个区级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以上。狠抓要素保障,精简审批程序,努力营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投资环境。严格落实领导包抓、驻工地专员等制度,建立“专案”推进、“专班”研究、“专人”负责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推动政企、银企合作,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融资难题。

  ㈡建强载体,加快集聚,奋力提升工业

  坚定“工业强区”的信心不动摇,以敢为人先地勇气和胆识,以只争朝夕地精神状态,攻坚克难,扬长避短,抓龙头、建集群,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煤炭机械化改造步伐,确保6个通过复工验收,所有生产煤矿实现井下安全技术托管。深化煤炭产业转型发展,新增洗煤企业3户以上,积极发展煤化工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煤炭附加值。全面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地各项优惠政策,深入开展降本增效行动,鼓励支持机械加工、食品、医药类企业扩能技改,做大做强。全年发展中小微企业100户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户以上。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依托区内坩土、紫砂等优势资源,聘请专业团队完成矿产资源、生产成本和市场调研三个分析性报告,为陶瓷产业发展夯实基础。设立矿产资源办和紫砂研发中心,列支专项资金,推动陶瓷紫砂产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工业技术人才和闲置资源等优势,积极引进高端智能制造企业,力争在瓦楞纸制造、煤矸石利用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上取得突破。持续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巨光光伏、农光互补项目建成投产,2个风电项目开工建设,着力打造全市新能源开发利用基地。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陈陶园区通过实施园区道路、污水收集腾地扩园和工业用水等工程,进一步拉大园区框架,使园区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努力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全力做好入园企业的跟踪服务,确保飞博陶瓷、年产11万吨高岭土煅烧生产线达产达效。建成中小企业创业产业园,年内争取引进6-10户中小企业,2户规模较大的陶瓷企业,不断提升园区的产业聚集能力。顺金园区扩大川北果蔬批发市场规模,建成鼎铭物流园和安泰医疗垃圾、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力争引进高端智能制造企业,进一步壮大园区经济总量。雷家沟园区充分利用工业闲置资源,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和方向,积极引进汽车轮毂、电梯踏板制造、铝型材加工等项目入驻园区发展。

  ㈢放大优势,提质增效,用力做强农业

  大力实施“果业立区”战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挖掘新潜力、培育新优势、拓展新空间,持之以恒强农业、富农村、惠农民。

  推进现代果业标准化。按照生产标准化、包装规格化、营销品牌化、储运冷链化的要求,促进果业全方位提质增效。积极推广应用大苗移栽、自根砧栽植技术,发展矮化密植苹果1000亩以上,持续稳定苹果面积。加大务果技能培训力度,培训果农3万人次以上。扶持果业企业(合作社)建设完善冷藏设施,提高果品保鲜能力,提升附加值。加快电商培育、域外形象店建设,着力打造苹果销售新业态。积极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支持果业企业、合作社设计使用印台特色包装,建立苹果网上质量追溯体系,进一步打响印台苹果品牌。

  推进特色产业体系化。以红土、广阳川道为重点,抓好10个蔬菜重点村建设,设施蔬菜面积稳定在4000亩以上。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新增市级标准化示范场和无公害养殖企业各1家。积极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努力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新亮点。加快推进王石凹、陈炉、阿庄中药材专业镇建设,建立规范化种植示范点3个,种植川乌、油用牡丹1500亩以上,栽植干杂果4000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10个以上,培育家庭农场10个以上,认定职业农民100人以上。

  推进农业园区规范化。以科技研发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为核心,组建周陵农业产业集团,启动周陵农业科技博览馆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电子商务园、仓储物流园、创业孵化园建设,实施生猪示范基地、标准化西洋梨示范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园区土地集约化经营、项目集群式组合、产业链条化延伸、资源循环式利用,进一步强化周陵园区的龙头地位,积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发挥周陵园区“国字招牌”的引领作用,实施金圪塔、晨光等园区升级晋档工程,加快农业优势产业、龙头企业聚集发展。

  ㈣文化引领,旅游带动,倾力发展三产

  大力实施“文化兴区”战略,充分释放文旅融合的巨大潜力,培育新业态、催生新动力,带动第三产业提质增效、迸发活力。

  厚植文化底蕴。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区域文化内涵。积极传承陶瓷烧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金锁关城遗址、东区工业遗址等保护力度,搜集整理名人、传说、农耕、民俗等文化资源,努力让印台文化遗产焕发生机和活力。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力争我区被认定为革命老区。积极创新和拓展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承载体,努力在旅游产业发展、城市改造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中展示印台独特的文化魅力。

  提升景区档次。以“一带四区”为核心、以特色景点为支撑,持续推进全域旅游。陈炉古镇景区完成景区供水、民俗文化广场、三圣阁保护等工程,启动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加强与大集团、大企业合作,推动金锁关石林景区扩大规模、规范运营;开工建设王石凹工业遗址项目;纵深打造305省道生态旅游观光带,完成金锁何家坊、广阳井家塬、红土崾先3个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郭秀明教育基地建设,努力让印台旅游更有看点、更有内涵。

  繁荣消费市场。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以餐饮、购物、住宿、娱乐等为重点,科学规划南关新桥等四大商业片区,推动全区服务业健康发展。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强与逛集网等第三方平台合作,建成9个镇级电子商务中心,5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力争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通过验收。年内新增个体工商户300家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

  ㈤科学布局,完善功能,着力统筹城乡

  坚持把城乡统筹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城市为核心,注重全域统筹,推进梯次发展,着力打造城乡互动、产城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打造城市新形象。稳步推进同官古城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济阳新城、欧景台三期等6个保障房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北关煤台等12个棚户区改造工程,持续实施城市三化工程,努力让老城焕发活力。建成印台中学并投入使用;启动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和北城搬迁集中安置点,加快世行贷款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努力让北城的人气商气更旺。加快推进省级生态园林城市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全力打造印台城市新形象。

  打造城镇增长极。坚持走特色化发展路子,推动镇域经济持续发展。陈炉镇传承和弘扬陶瓷文化,提升文化旅游名镇内涵;金锁关镇整合域内旅游资源,着手启动金锁古镇建设;广阳镇、王石凹街道依托闲置工业资源,打造工业遗址核心体验区;红土镇以省上跟踪指导考核市级重点镇为契机,建设东区商贸重镇;阿庄镇发挥农业优势,打造精品农业示范镇;印台、城关、三里洞街道借助城市辐射带动,在商贸服务业上扩规增量。通过错位化发展,努力建设一批产业有特色、文化有韵味、生态有魅力的特色小镇。完成陈炉安全饮水工程,加快红土镇区供气管网接入工程,启动红土新型农村社区二期工程,进一步增强城镇服务功能。

  打造乡村宜居地。按照“因地制宜、示范先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分层次推进新型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各村自然生态条件、历史文化元素、田园人文景观等特色资源优势,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完成金锁石林示范片区和19个创建村建设。实施好农村公路和通村联网、农村公路养护等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交通保障能力。持续抓好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加快推进垃圾处理、面源污染治理等工程,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生态、文明富裕的特色乡村。

  ㈥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全力改善民生

  坚决做到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实实在在的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

  实施教育提升工程。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完成7所学校综合楼、1所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和4所学校操场改造等工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交流轮岗、大学区管理等工作,加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办学综合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创建顺利通过验收。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统领,加快完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成三里洞足球场和红土、陈炉两个重点镇综合文体中心;积极创作文艺精品,持续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全区首届运动会,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实施卫生健康工程。积极推进全面二孩政策。启动建设西安凤城医院分院唐华医院项目,建成区妇幼保健院并投用,完成省级并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实施好区中医医院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全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精细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全区医疗卫生管理和服务水平。

  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加快推进区老年养护院建设,建成农村幸福院23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个。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平台作用,坚持宽松准入、贷款贴息、减税降费等多措并举,大力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和大众创业创新,发放小额贷款14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700人以上。

  实施国卫提升工程。巩固和扩大创国卫成果,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放心市场创建,启动美食街改造提升工程,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环卫保洁服务新模式,确保国卫复审顺利通过验收。启动建设区域性食品与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探索开展智慧监管试点工作。大力推进质量强区和品牌建设,培育省市级名牌产品2个和省级著名商标4个,创建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户,评选示范店15户、特色店100户。

  实施平安建设工程。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突出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建筑工地等重点行业和防汛防滑、森林防火、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工作,强化防灾减灾预警,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深化平安印台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确保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㈦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合力推进脱贫

  以移民搬迁为突破口,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持续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役。

  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按照“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四化同步、一举多赢”的思路,以扶贫搬迁为重点,同步推进避灾、生态等各类移民搬迁,建成6个集中安置点。同时,将移民搬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就业服务,努力实现群众增收有渠道、产业有发展、服务有保障。

  让贫困群众可发展、能致富。以金锁西片、铜罕沿线为主战场,大力发展脱贫产业,加大资金、技术等扶持力度,因户施策帮助贫困户发展壮大种养殖、农家乐等产业;出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星定级管理办法》,引导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统筹推进教育、医疗、社会兜底等脱贫工程,全面完成29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健全脱贫攻坚推进机制,集聚脱贫合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全面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

  ㈧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大力推进环保

  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两手并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紧盯节能减排不放松。加快推进城区、镇区、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收集利用率。切实抓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严格项目审批管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完成2016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和畜禽养殖企业排污处理工程,确保全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续削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狠抓环境保护不手软。持续开展“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加强大气环境污染源头管控,全力做好减煤、控车、降尘、治污工作,全年空气优良天数不少于279天。全面推行河长制,扎实开展渭河流域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实施美丽河道建设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确保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Ⅳ类标准。开展土地污染调研,编制实施土壤污染治理计划。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治山治水护田,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实施造林绿化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0平方公里,完成后河沟水库建设,启动雷家沟水库建设,治气净水、增绿护蓝,努力为印台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严肃环保追责不留情。建立环保责任清单制度,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明确政府、企业、公众责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污染防治、生态保护、风险防范等措施落实到位。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和行业执法监督检查活动,坚决克服“失之于责、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环保监督与执法,严查违规排污行为,铁面问责破坏环保的人和事,让广大群众呼吸洁净空气、饮用安全水。 

  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努力促进政府工作再上新台阶,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实现追赶超越,让印台群众满意。

  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保障经济健康运行。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经常深入一线调研,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支持基层、服务基层。坚持定期接访制度,认真办好“区长信箱”、“网民留言”,积极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领域和范围,最大限度地让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加优质的服务。

  真抓实干,建设效能型政府。坚持把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贯穿政府工作始终,用制度促进工作落实、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执行,对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和重要事项,逐项明确责任分工,细化进度要求,严格时间规定,挂图作战,跟踪问效,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严明奖惩,完善激励机制,强化责任追究,把苦干实干、追赶超越贯穿于每个部门、每个单位的每一项工作中,成为我们每一名干部的工作标准和自觉行动。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严格执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认真办好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坚持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推进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扎实推进“七五”普法。积极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和法制大讲堂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执政为民,建设廉洁型政府。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严肃财经纪律,深化财政预决算公开管理改革,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认真落实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等制度,不断强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监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责任导向,持之以恒转政风、正行风、刹“四风”,营造风清气正、务实为民、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人民寄予重托。加快转型发展,实现追赶超越,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业转型创新区、文化旅游特色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编辑:任建鹏

审核:任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