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xxgkml-0121-2018-12942 | 发布时间:2018-02-09 16:34:35 | 主题分类: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关 键 字: 铜川市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 |
名 称: 关于铜川市印台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所确立的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紧扣“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主题,聚焦“五个扎实”和“五新”战略工作要求,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㈠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34亿元,同比增长7.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74亿元,增长7.4%;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9.56亿元,增长7.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7亿元,同口径增长1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63亿元,增长11.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4亿元,增长13.2%;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65元,增长8.3%;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6元,增长9.2%。
㈡项目建设强势推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抓手,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战役。持续推进“储备库、预备库、建设库”三库联建,全年共入库项目877个,总投资66.32亿元。强化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14个市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9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0.9%。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漆沮河综合治理工程印台段等11个项目建成使用;山水林田湖马杓沟段、军台岭至炭庄塔公路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策划包装重大前期项目69个259亿元,石墨烯电池、田园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前期进展顺利。争取政府投资项目161个,涉及中省资金5.05亿元。组织参加了西洽会、农高会、陕港粤等招商活动,共签约项目86个,涉及金额160亿元,实际利用市域外资金40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2.5%。
㈢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年新栽苹果5899亩,苹果总面积稳定在30万亩,苹果产量24.8万吨,产值达到11亿元,苹果主导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印台苹果”地理标志商标顺利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审核,《印台苹果生产标准》《印台苹果老果园改造技术规程》荣获第24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印台苹果创品牌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周陵现代农业园区引进企业4户,农产品加工园、西洋梨科技园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全年新增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全区农业园区达到16个,实现产值7.45亿元。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3.6万吨,新栽干杂果经济林9100亩,种植中药材1.3万亩,蔬菜2万亩。发展苗木花卉1.2万亩,建成省级示范园2个,荣获“省级苗木花卉产业示范区”称号,特色产业日益发展壮大,农民收入稳步提升,被评为“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先进区”。累计认定国家级农民专业示范社1个、省级百强社4个、家庭农场5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势头良好。
㈣工业经济逐步回暖。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工业集群式发展迈出新步伐。陈炉陶瓷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基本完成,腾地扩园、道路硬化、污水管网等工程扎实推进,秦鼎耐火材料厂、宜兴古典陶瓷等企业全面复工,飞博陶瓷160万平方米琉璃瓦生产线一期建成投产,园区综合实力全面增强;顺金园区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和废旧塑料综合利用项目建成运营,铜川市建筑垃圾集中处置中心快速推进;投资15亿元的石墨烯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顺利落户雷家沟工业集中区,铝厂闲置厂房资源利用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永红、乔子梁等6处煤矿顺利实现井下安全技术托管,传统工业释放出新活力。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累计发电1.6亿度,实现产值1.2亿元。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家,工业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㈤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旅游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金锁石林景区开发建设有序推进,游客接待中心、小吃街、彩虹桥等项目建成使用,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王石凹工业遗址完成部分地上和地下景观改造,入选省级文化遗址公园。陈炉古镇被授予省级生态博物馆称号,景区民俗文化广场、博物馆、游客接待中心等项目顺利实施,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第三届太阳花旅游宣传活动和陶瓷文化艺术节等活动顺利开展,晨光孔雀谷恐龙园建成开放,辖区景点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全区全年接待游客279.9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46亿元,分别增长23.8%和48.7%。商贸服务业取得新突破,区级电子商务中心建成投用,贫困村电子商务站点实现全覆盖。江淮-长安铃木汽车4S店项目建成投运,鼎铭物流园、老年养护院等项目进展顺利。全年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6户、中小微企业196户、个体户823家,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9.3%,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㈥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老城区改造提升步伐进一步加快,同官古城改造项目规划编制完成,老城街道人行道维修、美化工程完工;漆水河姜女祠、三里洞段河道综合整治等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建兴佳苑等6大片区保障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保障房分配入住3324套;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展顺利,棚改安置3248户。启动实施红土苹果特色小镇建设,陈炉重点镇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美丽乡村金锁石林示范片区和19个行政村共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改善等5大类201项建设内容,完成投资3.01亿元,乡村基础设施全面完善,人居环境得到提升。
㈦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气治理、水污染防治、土壤治理、污染减排等环保重点工作成效显著。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顺利推进,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全面建成,漆水河印台区段排污收集设施改造升级工程全面竣工,出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编制了《印台区土壤污染防治总体方案》,8镇(街道)19个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项目顺利完成,冯家塬、立地坡等5村成功创建市级生态村,惠家沟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铁腕治霾“1+7”行动有效开展,累计拆除燃煤锅炉113台,削减煤炭8.7万吨,清理散乱污企业10家,26家加油站完成三次油气回收。全年绿化造林1.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1平方公里,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269天,同比增长29天。
㈧脱贫攻坚凸显新进展。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区第一民生工作和头等大事来抓,积极开展“五强”行动,全面落实领导靠前指挥等“四个挂钩”制度,实行“四支队伍全覆盖”的包扶工作机制,“十组两办”专项扶贫工作组高效运转,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产业脱贫“八大模式”共投入资金8700万元,实施产业项目57个,带动1600余户贫困户致富增收。签订扶贫搬迁“三项协议”1376户,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贴息贷款4020万元。陈炉双碑、金锁石林、红土新型社区三个安置点集中安置317户贫困群众,248户危房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整合涉农资金1.32亿元,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108个。印亭扶贫协作对口帮扶规划编制完成,落实帮扶项目29个450万元。63家企业投身帮贫济困工作中,被评为全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区。实现了13个贫困村退出,836户2906名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攻坚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第三方评估。
㈨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和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区,印台中学建成启用,区足球场、7所学校教学综合楼及3所学校操场改造项目建设完成,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区体育场全面开放,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荣获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革命老区申报成功。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稳步推进,矿区社会治理取得新进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通过国家中期评估,创国卫巩固提升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保障房建设及棚户区改造扎实推进,被评为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先进区。全民参保率逐年提高,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6%。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0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1%以内。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实现“零死亡”。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平安印台建设活动深入推进,信访矛盾有效化解,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㈩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认真开展“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累计去产能120万吨,关停煤矿3家,房地产“去库存”1.7万平方米。“放管服”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领域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全市首个区级行政审批服务局成立,承接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71项。企业融资难问题取得突破,晨光农业、金圪塔种养殖、欣之农、亚蒙养殖等四家股份制企业成功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国有林场改革走在全省前列,红土镇孙家贬村、陈炉镇上店村被列为全省“三变”改革示范村和村集体经济试点村。全区107个行政村清产核资任务全面结束,孙家贬、上店村股份制试点改革任务顺利完成,并挂牌成立村级集体股份经济组织。全市首家区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运行。加快创新驱动,建成了就业扶贫示范基地8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79万元,4人被评为全市就业创业明星,我区被确定为第三批全国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区,就业创业环境不断完善。
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转型发展较慢,发展质量不高,依赖煤炭主导的发展状况未改变;人才资源匮乏,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大,驱动力不强;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等方面。
二、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建议全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调控目标为:
—生产总值增长7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5%;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9%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市上下达指标以内。
这些指标是结合全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和追赶超越的目标要求而制定的,需要全区上下坚定信心和决心,对标先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认真完成。
三、2018年工作任务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五新”发展战略,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㈠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聚力推进转型升级
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坚持“园区承载、项目带动、集群发展”的思路,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努力培育接续产业、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以园区提升年为抓手,统筹推进三大工业园区建设。陈炉陶瓷工业园区建成中小企业创业产业园和紫砂研发中心二期等项目,稳步推进健康卫浴产业园建设项目,引进3户陶瓷企业入驻园区。顺金工业园区鼎铭物流园一期建成投运、二期开工建设,引进物流配送企业3户,打造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雷家沟工业集中区积极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河道治理、道路扩建和绿化亮化等工程建设,为装备制造项目落地建设创造优美环境。全面落实工业稳增长措施,加快煤矿技改复工,煤炭综合利用、乔子梁洗煤厂建设完成并投产达效。持续扩大风电、光伏等新兴产业规模,陈炉风电场开工建设, 41座扶贫光伏电站和李家塔农光互补项目建成投运,不断扩大接续产业规模。年内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户。
推动现代农业做大做强。以果业为主导,强化园区带动,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打造印台农业新高地。坚持果业标准化管理,实现果业提质增效。推广肥水一体化新技术, 改造提升老园2万亩,新栽高标准示范园3000亩,着力打造5个千亩示范区、40个百亩示范园,全力创建全省果园标准化管理示范县。创新销售方式,在全国大中型城市加大印台苹果最佳适生区宣传力度,设立“印台苹果”品牌店5家,打响“印台苹果”品牌。开工建设印台区苹果交易中心,引进苹果深加工企业1家,全面建设果业标准化生产、检测、交易、服务体系。周陵园区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启动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园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加快独立工矿区周陵农产品加工园项目建设,3户企业入驻园区,全面增强园区综合实力。实施园区升级晋档工程,年内创建市级农业园区2个,晨光、金圪塔、欣之农等园区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休闲、观光产业园,加快一三产全面融合。持续发展特色产业,建设万亩油用牡丹生产基地,新栽苗木花卉3000亩、干杂果4000亩,发展中药材1.2万亩,设施蔬菜面积稳定在5000亩以上。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建成大北农万头种猪养殖场。加快土地流转力度,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内新培育家庭农场5个以上,认定职业农民300人以上。
促进第三产业繁荣发展。以文化旅游业为主导,发展传统商贸服务业,做大做强第三产业。启动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建设印台精品旅游景区。陈炉古镇景区建成民宿客栈、游客服务中心,开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和写生基地,全力创建国家4A级景区;金锁石林景区加快民俗一条街建设,积极举办陈炉陶瓷文化旅游节、第4届太阳花旅游宣传周活动,不断提高印台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纵深打造305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带,王石凹工业遗址项目年内完成投资3.5亿元以上,晨光孔雀谷、七彩大峡谷、郭秀明红色教育基地等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全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出台全区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做大做强传统商贸业,加大与逛集网等电商企业合作,推行“互联网+”新模式,引进电商企业10户,发展壮大电子商务,促进商贸物流等服务业提速发展。年内培育商贸服务限上企业5户。
㈡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夯实追赶超越基础
下好项目谋划“先手棋”。紧盯中省政策布局和投资导向,组织镇(街道)、部门围绕产业提升、城镇建设、民生改善、园区发展等重点领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策划、包装一批带动性大、辐射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包装项目总投资400亿元以上,5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争取政府性投资5亿元以上。
打出招商引资“组合拳”。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工作意见,持续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努力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和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搭建优质平台。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抢抓“一带一路”、“关中城市群”、印亭合作等机遇,立足我区产业和资源优势,引进一批支撑区域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实现招商引资量升质优。全年签约引进千万元以上投资项目不少于50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不少于10个,实际利用市域外资金45亿元以上。
打好项目建设“主动仗”。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总揽,持续加强项目管理,扎实推进“储备库、预备库、建设库”三库联建,建立健全项目不断生成、滚动发展、有序推进的长效机制。落实领导包抓、挂图作战、观摩评比、驻工地专员制度等项目推进举措,全力做好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和观摩筹备工作,组织开展全区项目大赛,实行一月一通报、两月一排名、季度一考评和任务倒逼、责任倒追机制,促进项目建设质量进度双提升。快速推进石墨烯电池、煤炭综合利用、扶贫光伏等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全力保障西延高铁、合凤高速等中省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建设重点项目53个,其中市级重点项目19个,省级重点项目1个,年内计划完成投资46.6亿元。
㈢全力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不断深化脱贫攻坚“五强”行动,充分发挥“十组两办”“四支队伍”攻坚堡垒作用,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以产业脱贫为重点,建成扶贫产业示范园8个,实施扶贫产业项目90个,进一步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积极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强化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完成安全饮水28处,硬化通组道路80公里,建设文化广场23个。加快推进移民搬迁工程,建成印台北城、金锁石林等4个集中安置点。充分发挥互助资金协会作用,继续做好金融扶贫,提高贴息贷款获贷率。全面落实社保兜底、医疗救助等各项扶贫政策。深化印亭扶贫协作,强化贫困劳动力输出就业和自主创业,增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完成年度减贫任务。
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编制完成全区乡村振兴规划。以美丽乡村创建为抓手,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大文明村、模范户评选力度,培育良好的村风民风,启动农村基础设施“三提升”工程,全面完善农村安全饮水、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面源污染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年内完成孙家贬示范片区和20个创建村建设任务。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加快镇级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发展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支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群众增收基础。
加快老城区改造。统筹推进三里洞桥头公房等1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安置工作,搬迁安置群众4135户,建成盛景佳苑保障性住房项目并交付入住。实施城区支毛沟美化绿化和排洪渠修复等治理工程,完善市政设施和地下管网,改造提升重兴公园、姜女祠山体公园,加快推进世行贷款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持续巩固国卫创建成果,加大市容管理执法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推进特色城镇建设。深入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印台、城关、三里洞借助王益印台融合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商贸服务业片区;广阳加强区矿协作,积极盘活矿区闲置厂矿资源,打造“十里工业长廊”;王石凹办全力推进工业遗址文化体验区建设;金锁关镇挖掘区域文化、历史等特色资源,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强镇;阿庄、红土镇依托产业优势,发展集休闲观光、农耕体验为一体的生态乡村旅游业。持续加大重点镇改造提升工程,红土镇启动苹果小镇建设,实施镇区污水处理、镇区立面改造和气化乡镇工程;陈炉镇开工建设双碑特色街区,建成旅游专线、文昌阁停车场等工程,全面增强镇区辐射带动作用。
㈤倾力推进民生建设,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美丽生态印台。持续开展“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突出抓好散煤整治、散乱污清理取缔、扬尘治理等专项执法行动,拆除燃煤锅炉20台,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4家,不断改善空气质量,提高优良天数。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加强柳湾水源保护区和区域河道综合治理,快速推进城镇、园区污水管网建设,加强工业企业污水治理设施预警监测,提高污水收集利用率,确保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绿化造林、矿山环境治理修复等工程,逐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施造林绿化8000亩,治理水土流失12平方公里。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率等环保指标完成市考任务。
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持续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创建成果,完成印台中学、区足球场及城关小学等教育硬件设施建设任务。持续开展教师交流轮岗、大学区管理活动,均衡配置城乡师资力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百姓大舞台”、“文化大篷车”等文化活动100场次以上,积极编排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持续推进“健康印台”建设,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落实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5‰以内。加快老年养护院和区妇幼保健院建设,完善基层就医和医养结合体系。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政策,建成17个农村幸福院和4个社区服务中心。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引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达到0.5%。做好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等特殊群体就业扶持工作,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深入推进质量强区,强化市场监管,筑牢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防线,着力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增强全民法律意识。着力构建法治印台,持续开展严打整治系列行动,推进“平安印台”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常态化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执法大检查,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加快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完善信访联席会议制度,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积案化解,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㈥扎实推进深化改革,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认真落实中省市改革要求,加强政策对接和工作衔接,细化量化任务清单,健全多部门协调联动推进机制,全面完成各项改革工作任务。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新增项目上马,有序推进煤炭行业去产能,建立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深入开展企业降本增效行动,清理涉企收费,降低用能、物流成本,完成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承接工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承接落实各级取消下放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积极开展全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枚印章”管理,“一站式”服务,提高群众办事效率。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红黑名单”制度。深入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转型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探索推出一批自主改革举措,让改革更加接地气。